爱上这座城 从逛菜场开始
爱上这座城 从逛菜场开始
爱上这座城 从逛菜场开始
开化寺早市热闹的(de)场景
清晨5时30分,开化寺早市已经热闹起来,此起彼伏的吆喝声、讨价还(hái)价声,把城市从沉睡中(zhōng)唤醒。在太原(tàiyuán),像这样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有不少,不仅方便了本地(běndì)市民,有些还在网上“出名”,成为许多游客在太原必逛的目的地之一,甚至有人为此从暂住变成久居。
“今天想吃啥?我去买。”上午7时,问过家人后,65岁的刘国祥(liúguóxiáng)一路溜达,去了(le)(le)开化寺早市。他住在后铁匠巷,几乎每天要到开化寺早市逛一圈,现吃现买新鲜的蔬菜瓜果。老人说,多年来养成了习惯,喜欢菜市场里挨挨挤挤的场景,也享受挑选的乐趣。还时常能遇到熟人,唠会儿(huìer)家常,美好的一天就(jiù)这样开始了。
走进市场,立刻听见了吆喝声、剁肉(duòròu)声、熙攘(xīrǎng)声。一个个(yígègè)摊位紧挨着,售卖碧绿青翠的蔬菜、活蹦乱跳的鱼虾、新鲜水灵的瓜果。来来往往的人穿梭其间(qíjiān),平凡而热闹。35岁的罗强也经常光顾,不是买菜,而是在上班前吃顿(qiánchīdùn)可口的早餐。在市场南门附近,有几处经营老豆腐、馅饼、羊汤的摊位,他笑着说:“来一碗(yīwǎn)色浓味重的老豆腐,再吃两根油条、一个茶叶蛋,完美。”
在太原,分布着(zhe)很多这样(zhèyàng)的市场。既有“起个大早才能逛”的早市,也有“从早到晚等着你”的综合集市。看似喧闹,却处处氤氲着烟火气。有人开玩笑说(shuō):“不用看日历,仅从蔬果鱼鲜的更替中,就能知晓(zhīxiǎo)四季变化。”
最近,年轻人带火了太原(tàiyuán)的(de)菜市场,关于市场的图文、视频,频频出现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。
“网友推荐,这次到太原旅游(lǚyóu)专门来体验。”27岁的胡琳琳与好友从河北到太原旅游,在火车(huǒchē)上发帖询问“哪些地方值得逛”。令她没想到的是,除了景点,竟有不少人建议去打卡菜市场(càishìchǎng)。她回复:“听劝,一定(yídìng)去。”
在(zài)太原逗留的(de)(de)一周,她去了体育场早市、城北便民综合市场,各有(yǒu)收获。在体育场早市,她的第一印象是“人多、摊多”,立刻想起小时候在农村姥姥家赶大集的情景。偌大的场地内,菜肉蛋奶、生活用品、早餐糕点啥也有,她们逛了1个(gè)小时,不知不觉手里拎的袋子越来越重。
在享堂(xiǎngtáng)路与胜利街交叉口附近的城北便民综合市场,胡琳琳过了一把“嘴瘾”。烤鱼、烤鸭、开花(kāihuā)馒头(mántou)、炒货、枣糕(zǎogāo)等美食琳琅满目,每一样都让她垂涎,东买一点西吃一点,意犹未尽。她注意到,小红书上关于(guānyú)这个市场的笔记多达2000余条,网友们分享自己觉得最好吃的美食。
一位南方(nánfāng)游客说,菜市场里有很多特色食品,味道(wèidào)不错,价格公道,吃着放心。逛一逛,感觉很治愈。
48岁的(de)秦广川来自广西,在我市(wǒshì)的王村南街经营一家早餐店。他说,之所以选择来太原创业,是看中了这里浓郁的烟火气。
2023年,他应(tāyīng)朋友邀请,来(lái)太原游玩(yóuwán)。他住在朋友家,离体育场早市很近,一起来买过菜。当时,他被这里的“人气”所吸引,并很快注意到一个细节:南北方(nánběifāng)(běifāng)菜市场买菜,是截然不同的体验。在南方,很多人每次只买一点,够一两顿即可。在北方,买葱按捆,排骨按扇,“买菜就像去进货”。他表示,看得出,太原人的性格实诚(shíchéng)、豪爽。
那时,他萌发了开店的想法。朋友听后,非常支持(zhīchí),很快帮忙租到合适的铺位。如今,秦(qín)广川的小店有了稳定客流,生意挺红火,“我的店离早市(zǎoshì)不足(bùzú)100米,每天都有人逛完早市后,顺便过来吃顿饭。”
63岁的胡先煦与老伴来自河南,退休后喜欢到处旅游。相比(xiāngbǐ)其他城市,他们(tāmen)在(zài)太原逗留的时间更长。“走在街头,几百米就有一个(yígè)便利店。还有不同规模的菜市场,卖啥的也有。”他由衷地说:“在这里生活,真令人羡慕。”
有人说过:“了解一座城市的(de)最好方式,是(shì)去看它的菜市场。”如果有机会来太原,不妨沉下去、慢下来,透过菜场这扇“窗口”,细细咀嚼古城(gǔchéng)的美好和温暖。
记者(jìzhě) 李涛 文/摄 太原晚报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