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湖南绥宁:林下“生金”实现绿富双赢

体育正文 32 0

湖南绥宁:林下“生金”实现绿富双赢

湖南绥宁:林下“生金”实现绿富双赢

7月1日,在湖南省绥宁县寨市国有林场一工区老窖场林下灵芝种植示范(shìfàn)基地里,仿(fǎng)野生紫灵芝在林间错落分布,菌干粗壮、菌盖硕大,长势喜人。这片200余亩的灵芝基地不仅即将迎来丰收(fēngshōu),更成(gèngchéng)了游客参观学习、打卡游玩的热门地,热闹景象与林间绿意相映成趣。 灵芝示范基地(jīdì)(宋三龙 摄) 今年3月,寨市林场经多方考察,从福建引入仿野生紫灵芝项目。再过40多天,6公顷多的灵芝基地就将进入采收期,预计年产值(niánchǎnzhí)超200万元。依托寨市古镇的区位优势(yōushì),这片(zhèpiàn)林菌共生的示范(shìfàn)基地,正成为“生态+产业+旅游”的融合样板。 “每次带网友来(lái)这里(lǐ)直播,大家都被(bèi)这‘藏在(zài)林间的(de)珍宝’惊艳到。灵芝从菌棒到成熟,全程吸着山林的灵气长大,这是(shì)绥宁绿水青山最好的‘代言人’。”李丽举着手机记录着灵芝生长的细节,语气里满是自豪,“以前总说咱绥宁山好水好,却不知道怎么让外人看见、让乡亲受益。现在好了,林下种出‘金疙瘩’,游客来了,销路通了,老百姓的腰包鼓了,这才是真正把‘生态颜值’变成了‘发展价值’,让每一片绿叶都能生金,每寸(měicùn)青山都能造福乡亲。” 近年来,寨市国有林场秉承绿色发展理念,以兴林富民(fùmín)为目标(mùbiāo),积极探索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模式。通过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,深入推进(tuījìn)林下经济提质增效、林下种养扩容增量、森林旅游康养提档增利,推动林业(línyè)产业从单一走向(zǒuxiàng)多元,激活了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。目前已种植林下灵芝、草珊瑚600余亩,带动百余名村民在家门口(jiāménkǒu)就业,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增收的双赢。 生长优质灵芝(língzhī)(宋三龙 摄) “发展林下经济,我们算的(de)从来不是‘短期账’,而是‘生态账’‘长远账’。”王艳清望着林间蓬勃生长的灵芝,深有感触地说,“这片林子(línzi)以前只靠伐木出效益,不仅(bùjǐn)破坏生态,收益还越来越少。现在种上灵芝、草珊瑚,林木长得更茂了,每亩地的收益却翻了几番。这不仅给林场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效益,更让周边农户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(zēngshōu),实现了‘不砍树也能致富’。”她(tā)进一步介绍,林场正计划(jìhuà)以灵芝基地为核心,打造(dǎzào)“种植+加工(jiāgōng)+研学”产业链,“让生态保护有动力,产业发展有底气,百姓致富有着落(yǒuzheluò),这才是‘绿富双赢’的真谛,也是我们守护山林、发展林业的终极目标。” 专家考察灵芝(língzhī)生长情况(宋三龙 摄) 放眼绥宁县,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禀赋,以“生态美、产业兴、百姓富”为目标,通过(tōngguò)科技助农、产业融合(rónghé)等举措,不断延伸林业产业链条。全县已大力发展林下灵芝、草珊瑚、七叶一枝花、黄精、天麻等中药材种植(zhòngzhí)2000余亩,同时发展林下养殖黑山羊、走(zǒu)地鸡等产业,持续挖掘“森林是水库、钱库、粮库、碳库”的潜力(qiánlì)。 如今的绥宁县,正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,积极探索“绿水青山(lǜshuǐqīngshān)”转化为(wèi)“金山银山(yínshān)”的新路径,以林业产业促增收、促提升、促振兴,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“绿富共赢(yíng)”之路,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绿色动能。(宋三龙 向海 唐芳艳) 更多精彩资讯(zīxùn)请(qǐng)在应用市场(shìchǎng)下载“央广网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(xiāofèizhě)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”线上(xiànshàng)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。
湖南绥宁:林下“生金”实现绿富双赢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