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歌游内蒙古 纵览大草原——内蒙古打造立体旅游生态

体育正文 196 0

歌游内蒙古 纵览大草原——内蒙古打造立体旅游生态

歌游内蒙古 纵览大草原——内蒙古打造立体旅游生态

近日(jìnrì),2025内蒙古自治区文旅发展(fāzhǎn)主题活动成功举办,“草原歌曲”成为活动热词。 去年以来,内蒙古以“歌游内蒙古”为区域文旅品牌,依托丰富的(de)文化底蕴(wénhuàdǐyùn)和旅游资源,构建起以区域文旅品牌为统领的品牌矩阵,打造全方位丰富游客体验(tǐyàn)的立体旅游生态。 听着草原音乐,看着辽阔绿野,闻着扑鼻(pūbí)花香,吹着清凉(qīngliáng)微风,吃着牛羊饕餮(tāotiè),欣赏民族歌舞……游客沉浸体验内蒙古的每一面,融入休憩身心的全新度假体验。 游客们在塞上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内拍摄民族风写真。呼和浩特市(hūhéhàotèshì)玉泉区融媒体中心供图(gōngtú) 歌舞故乡(gùxiāng)彰显浓郁民族特色 内蒙古素有“歌的(de)海洋,酒的故乡”之称,在(zài)内蒙古的旅途,一定有悠扬的旋律一路相伴。 去年以来,内蒙古在(zài)全(quán)区范围内打造35个(gè)重点旗县区、60个重点村镇、15个旅游度假产品、50个沉浸式体验场景、100家特色酒店(民宿)、100条主题旅游线路及旅游公路。通过(tōngguò)实施“歌游内蒙古”百千万工程,内蒙古陆续推出100首内蒙古经典歌曲(jīngdiǎngēqǔ)、打造100家文旅(wénlǚ)演艺企业、培育1000名导游和网红歌手、10000名内蒙古经典歌曲传唱者,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、大产业融合(rónghé)的文旅高质量发展新格局。 内蒙古那达慕大会、旅游日主题活动(huódòng)等节庆节点,以及周末节假日游客(yóukè)集中的景区,都会传来悦耳的草原歌曲,天籁般的歌声与壮美的景色相映成趣,带给(dàigěi)游客沉浸的视听享受。 从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开往阿尔山市的K7595次列车上,当低沉的呼麦响起,当长调歌声(gēshēng)传来,伴着马头琴的悠扬,浓郁的民族特色将旅途快乐传递给(gěi)车厢里的每位(měiwèi)游客。悦耳的歌声与游客的欢声一路为伴,这是属于(shǔyú)“歌游内蒙古梦幻阿尔山”主题列车独有的浪漫。 在包头市走西口文化街区,晋商落足扎根的(de)传统民居里,传来婉转(wǎnzhuǎn)悠扬的晋剧唱段,引领游客(yóukè)回到走西口的历史岁月,感受独特民俗风情和多元文化魅力。 老(lǎo)包头走西口历史文化街区《情满三官庙》实景剧演出。东河区(dōnghéqū)融媒体中心供图 进入旅游旺季(wàngjì)以来,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创排的(de)沉浸式戏剧《乌兰牧骑》成为了游客“打卡”内蒙古的项目之一,每场表演观众(guānzhòng)络绎不绝。游客跟随歌舞回到1965年草原上传来乌兰牧骑歌声的岁月,了解内蒙古大地的文化脉络(màiluò)。 “当牧民的长调与烤肉的声音、远处的鸟鸣一起唱响的时候,游客能够听到(tīngdào)大自然最(zuì)悠扬的协奏曲(xiézòuqǔ)。”锡林郭勒盟委秘书长杨立近期推介第35届草原那达慕时说,游客能够沉浸体验这场草原的盛会(shènghuì),在蒙古包旁(páng)奏响自己的马头琴声,在歌舞的故乡全方位体验浓郁的民族特色。 文旅融合盘活(pánhuó)资源禀赋 内蒙古横跨祖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,太阳从东部的呼伦贝尔(hūlúnbèiěr)升起(shēngqǐ),两小时以后才能照到西部的额济纳。 118万多平方公里(wànduōpíngfānggōnglǐ)大地上,呼伦贝尔的大草原、九曲十八弯的黄河、额尔古纳(éěrgǔnà)的白桦林、黑山头的日落、敖鲁古雅的驯鹿、额济纳的胡杨林……大草原、大森林、大河湖、大湿地、大沙漠,镶嵌(xiāngqiàn)在长轴画卷之上。置身其中,畅游草原沉浸花开烂漫的诗意,驰骋沙海(shāhǎi)释放(shìfàng)无限激情,纵情云中森林吮吸纯净氧气,乘舟入(chéngzhōurù)河湖芦苇深处感受清凉爽意。 今年以来,内蒙古以“歌游内蒙古”为区域品牌,积极打造极具特色的(de)自驾游(zìjiàyóu)、露营游、度假游、康养游等旅游(lǚyóu)产品,持续丰富产品更新业态,推动旅游产业提质升级(shēngjí),拓展了内蒙古壮美风光的“打开方式”。 6月28日,骑手们(men)在赛马比赛中进行激烈角逐。新华社记者(jìzhě) 彭源 摄 近日举办的文旅发展主题活动上,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(lǚyóu)厅发布10项自驾游产品及7条(tiáo)自驾游线路,推出首批(shǒupī)9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,以丰富游客的游玩选择。 “内蒙古以200多家高品质自驾露营地,稳居全国房车自驾车市场首位。”中国旅游研究院(yánjiūyuàn)院长戴斌说,近年来内蒙古重点建设(jiànshè)蒙东草原森林生态旅游带、环京津冀游牧风情生态旅游带、黄河生态旅游带等,持续丰富旅游产品数量,打造(dǎzào)多元旅游业(lǚyóuyè)态,正成为自驾旅居游客重要的目的地选项(xuǎnxiàng)。 “渡·阴山”四季穿越塞外之旅、乌兰察布市24摄氏度清凉(qīngliáng)夏日之旅、科尔沁草原风光(fēngguāng)之旅、浑善达克沙地大环线体验、太仆寺旗“牛奶湖”等(děng)旅游产品,近年来(jìnniánlái)火热出圈,成为越来越多游客游览内蒙古的“打卡”项目。 完善(wánshàn)基础设施以真诚引客来 近年来,内蒙古不断优化(yōuhuà)旅游(lǚyóu)服务,出台系列举措,实施多项政策,围绕游客多样化、个性化需求精准(jīngzhǔn)施策,擦亮旅游招牌,为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“快车道”注入“强心剂”。 “过去一年里,内蒙古荣获国家级旅游品牌12个,成为边疆地区文旅融合(rónghé)的典范。”世界旅游联盟主席张旭说。近年来内蒙古深挖北疆地域特色旅游资源禀赋(bǐngfù),精准细化(xìhuà)对接客源市场需求,围绕供需两端(liǎngduān)持续发力,推出“百万人互游”计划、“引客入蒙”奖励等多项政策,形成了“精品带动(dàidòng)、多点支撑、产业融合”的旅游发展新格局。 2025年,内蒙(méng)古出台招徕区域外游客奖励办法,以总额1000万元对旅游(lǚyóu)包机、专列等分三个阶段进行奖励,以“真金白银”引客入(rù)蒙。 近年来,内蒙古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水平,提升A级景区5G信号覆盖率,让游客(yóukè)的靓照(jìngzhào)大片能够随时分享;不断完善旅游风景道、骑行专线、登山步道等“慢游”设施,让游客慢中取“乐”,乐在其中;全力推进游客服务中心、游客休息站(zhàn)等公共服务设施和(hé)配套(pèitào)设施建设,提升游客游览体验。 近日火热“出圈”的锡林郭勒盟(xīlínguōlēiméng)太仆寺旗“牛奶湖”,日均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。作为人口仅10余万人的旗县,太仆寺旗接待能力吃紧,锡林郭勒盟各旗县通力合作为游客(yóukè)提供保障,以真诚和真心(zhēnxīn)换游客的信任和满意(mǎnyì)。 这是6月11日拍摄的白音查干湖(chágànhú)景色。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 为了进一步便捷游客交通出行,内蒙古加强旅游交通网络建设,积极推进高等级公路(gāoděngjígōnglù)限速调整暨优化出行服务工作和支线(zhīxiàn)航空建设。 为方便游客行程规划,内蒙古推进旅游服务智慧(zhìhuì)化,发展智慧旅游城市、智慧旅游景区、智慧旅游企业,推动重点旅游景区实现(shíxiàn)智能(zhìnéng)导游、电子讲解、实时信息推送,实现主要旅游消费场所在线预订、网上支付(wǎngshàngzhīfù),为游客提供贴心、便捷的智慧旅游服务。 内蒙古的旅游发展(fāzhǎn)优势正在从自然风光和(hé)人文风情,拓宽(tuòkuān)到幸福生活场景、多样化消费业态。通过“歌游内蒙古”区域文旅品牌建设,内蒙古激活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,正在实现观光、休闲、度假协调并进发展,全面释放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活力。(记者贺书琛(hèshūchēn))
歌游内蒙古 纵览大草原——内蒙古打造立体旅游生态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